家校共筑育人桥

作者:时间:2012-09-25来源:沧小东校区 点击:

——沧浪实小东校区家访活动总结

随着苏州市教育系统“走进家庭,走近学生”活动的全面推进,我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积极开展家访活动,确保将“走进每一个家庭,走近每一名学生”家访活动落到实处。学校教师全员参与,分12个小组面向全体学生上门家访。家访中,老师们不仅与家长互通了信息,交流了感情,更为家长们送去了家教的指导,家校合力育人桥梁更加坚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周密部署,确保家访活动扎实有效。

家访工作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学校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协调教育目标,实现教育同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一开学,我们就认真学习了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成立了家访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沧浪区实验小学东校区教师家访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通过动员,使教师明确了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熟悉和掌握了家访的方式和技巧;其次对学校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家访人数分层次做出具体要求(一年级新生要做到全部家访);再次,学校重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组织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家庭基本状况、在校表现以及学业和心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以家访预约卡确定家访时间、家访内容。可以说,准备工作做到了充分、精细、完善,为家访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家访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根据活动方案要求,家访主要采取登门走访的形式,由学校校长带头,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教导处、总务部及各年级组人员分工协作,以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为辅,采取分组、分片、包班、包人的方法进行。

(二)活动扎实,成效显著。

开学以来一个多月时间,我校参与家访的行政和教师共29名,受访学生310名(新生161名),一年级新生家访率达到100%。上门家访活动涉及范围广,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是全面了解学生情况,获得了第一手育人资料。通过家访,广大教师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状况、生活环境、个性表现及家长的愿望、要求和建议等,为育人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宣传教育方针政策,广泛收集了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把家访作为宣传学校的一个良好契机,大力宣传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些基本做法和成功经验,同时收集家长对教育工作中意见和建议,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三是帮助家长树了正确的家庭教育观。通过家访,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亲子观和成才观,为孩子营造平等、民主、温暖、宽松的环境和教育气氛。
   
四是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交流,教师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尊敬、信任、期盼,了解到家长和学生对优质教育的渴望,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培养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
三、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使家访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为实现家访工作长效持久,九月集中家访结束后,我校将组织召开家访总结交流活动。通过家访工作总结会,对学校对教师的家访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收集家访记录卡、家访日结和典型事例,并把家访日记与案例整理成册,进行书面交流,对上交的家访日记进行评选表彰,并要求老师们把这次家访的经验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在教育教学中准确把握孩子心理,争得家长最大程度的配合,同时学校将家访制度纳入常规管理中,要求教师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家访,形成书面材料,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
   
今后,我们将构建一套科学的、规范的家访制度,并逐步完善。不断丰富家访形式和内容,使家访成为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家校间理解和信任,完善教育艺术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同时把家访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塑造教师新形象相结合。通过记好家访日记,做好访后分析,让教师在家访期间去理解师德,感受社会、家长、学生对教育的期望,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准。

这次“走进家庭,走近学生”集中家访活动是一个精彩的序曲,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完善和推进家访活动的长效机制,创新形式,丰富内涵,让家访扎根学校,让更多关爱走进学生家庭,永驻学生心田,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和发挥,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学校,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