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本”为载体,指导小学生“学会学习”》结题报告

作者:时间:2017-03-02来源:带城实验小学校 点击: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促成了教育的过程、手段、方法颠覆性地深刻变革。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教学手段出神入化地将枯燥、乏味抽象的知识演化成生动、趣味、形象直观的一帧帧精妙绝伦的视频,异乎寻常地强烈冲击,撼动了学生的感官,撩拨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动机和求知欲望,并足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立体丰满地形成丰富而深刻的表象,达到了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可企及的效应。诚然,知识的建构中,表象的获得不可或缺,它是认知规律中极为重要的起始环节,这对于从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小学生而言,尤为举足轻重。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对文本的学习需要学生主体的咬文嚼字,反复咀嚼、品读感悟,才能内化、升华而纳入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恒久“静卧”于“课本”中赫然在目的“概念、性质、法则、定理”,其高度抽象概括的关键的字词句,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是无济于事的,它需要学生依托直观形象来对其进行解读、诠释来悟得知识的本质内涵。然而一帧帧视频的快节奏切换,容不得学生细嚼慢咽,含英咀华;PPT一统天下,游离“课本”,如若再缺少聚焦“课本”内核的“定格”化处置,则课后学生于“课本”中“摸不着北”,再精彩的PPT终将成为为过眼烟云,仅仅凭藉表象的支撑,所学的知识是浮夸而不能持久的。成功的课堂教学过程,应紧扣“课本”的内涵来展开,精彩纷呈的课件只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辅助手段,而不能成为一种依赖,最终仍得返璞归真,回归“课本”。

信息化、网络化的突飞猛进,使学生获取大千世界的信息信手拈来,但如若“采茶”抑或“摘花”尚且不明,“茶”与“草”之良莠不辨,“嫩芽”与“枯叶”之不分,集之不作“分拣筛选”,不经“翻炒揉搓”焉得“碧螺香茗”?“课本”是“范例”,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指向,脱离了知识内涵的向心引力,在外延上失控地愈滑愈远,这样猎取的信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加之丢弃思想、丧失自我,不顾貌合神离,不管方枘圆凿,一味地拾人牙慧,,坠入“网控”一族,使学生的积累、拓展滞于肤浅、轻浮、功利。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只是充当信息的“快递员”,长此以往,谈何学习能力,更谈何创新发展。

总之,“课本”是系统、逻辑、条理化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学习的“范例”、“样本”,是全体学生所人人持有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学习素材。“课本”应成为启蒙教育阶段的小学生踏上学会学习之路的“学步车”。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课本(本课题研究主要紧扣语数英三科课本)是系统、逻辑、条理化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学习的“范例”、“样本”,是全体学生所人人持有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学习素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与素材,课本更是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的指向,尤其在义务教育的启蒙教学阶段,更凸现课本的重要地位、价值、作用。“课本”应成为小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载体。

课堂教学,本课题研究紧扣课本,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直观、形象的感知,更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与“课本”内涵的链接,让表象、感知、文本有机融合,使学生感知的目标更明确,指向更集中,建立起来的表象更有效、更深刻,让学生拥有阅读、感悟课本的时空,课堂教学返璞归真,回归课堂。

学会学习,本课题研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独立自主地学会对课本的解读,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与相应的探索研究的学习能力与素养。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训练学生独立学习课本的习惯、方法、手段、过程与能力素养,为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持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基本观点和依据

国内外对于学生学会学习的研究偏重于课程的设置、拓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勇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从问题着手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途径、方法、能力;或者是从一种宽泛的、广义的途径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本课题研究立足课堂教学,紧扣课本教材,构建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课本本质内涵的链接,训练与培养学生解读课本,咬文嚼字,存疑与感悟、注释与点评、延伸与联想……在课本中留下自我学习的轨迹,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手段、过程与能力,真正有效地踏上学会学习之路,为学生可持续地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 其核心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 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认知心理学”的教学观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把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教师应建立新型教学目标观、学生观与评价观。

2.主体性学习理论:新课标的理论基础是主体性,自主性教育理论,教学过程要体现“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设计应把学生学习的起点作为教师教学的起点,要把传授书本知识服务于学生有个性、可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建构主义理论:它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其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它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其教学原则主要为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四、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旨在研究探索现代化教学手段、过程中与课本教材的有机融和,凸现课本的作用、地位与价值。研究动态教学过程中教材内核的“定格”(板书)化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读课本的态度与习惯,指导、训练培养学生课本学习的手段、方法,过程与能力,最终形成我校具有特色的教学风格,让学生真正有效地踏上学会学习之路,为学生科学地、可持续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重点

1.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与课本内涵的有机链接;

2.在课堂教学中留有学生自我阅读课本的时空,将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呈现的知识表象与文本的有机融合;

3.培养训练学生解读课本的行为、习惯、方法、手段、过程、能力。

(三)研究内容

1.深入钻研课本教材,提炼每节课的最本质、最关键的内涵,如何紧扣此内涵,精心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研究、探索,何时、何处最恰当的设置聚焦哪些内核的“定格”。

2.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设置回归课本的教学环节,并留给学生阅读、解读课本的时空。即时将生动、直观、形象的声像与课本实现链接,对一些导致学生注意力转移、干扰的非主流因素实行及时屏蔽、删除,使学生感知的目标更明确,指向更集中,建立起来的表象更有效、更深刻。

3.训练、培养学生养成阅读课本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当天课后养成阅读时能将课堂教学全程在脑海中“回放”、再现、重温,让精心设计、实施的课堂教学效应发挥到极致,并形成在一切学习活动(作业练习、预习复习、实践操作、拓展延伸等)之前必作课本阅读的良好行为习惯。

4.指导、训练学生阅读、解读课本的手段、方法、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探究。训练并要求在解读课本时每个学生都能持之以恒地使用自己心领神会的相对固定的读书符号,在课本中点点划划、勾勾圈圈——存疑与感悟、注释与点评、延伸与联想……在每个学生的课本中留下自我学习的轨迹。

5.以课本为内核的拓展延伸的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在鲜明的目标指向下,逐渐学会相关信息、材料的采集、整理、筛选、加工,不断磨练学生自主实践探究的能力。

6.倡导、激励每个学生建立个性化的个人学习的“资料库”、“小收藏”(诸如美文佳句、错题结集、专题珍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来自主确立目标指向,学会有效积累,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意志,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素养。学校定期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共享积累收藏的乐趣与成功。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与过程

本课题自2011年3月开始启动,规划到2016年10月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2011年3月-2011年9月):规划设计阶段。主要工作:组建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设计课题研究计划、方案,确定研究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市相关部门审批、立项。

第二阶段(2011年10月—2015年11月):开题研究阶段,主要工作:

1.课题组教师学习理论知识。

2.课题实施在一二年级同时展开,对研究过程中的不足适时地总结,不断地优化,以求取得最好的实验效果。

3.课题组的教师扎根学科教学研究,利用校本教研进行课题研讨活动。

4.学校教科室每月收集汇总课题组各教师自我研究成果。

5.课题主持人召集课题组成员讨论交流,对所有成果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分析,形成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10月)研究深化阶段,主要工作:

1.课题研究内容随时间推移逐年上升,以期获得阶段性成果。

2. 在前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的内容提出相关研究策略,切实做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3.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做好结题工作。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及全体教师深入进行理论学习,加深对儿童学习心理、认知规律的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学习、理解与掌握,可以通过做卡片、写读书摘记、笔记等方式,有重点地采集文献中与研究课题相关的部分,并加以分析与综合,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加工。通过这样的加工,形成对事物本身的科学认识。

2.行动研究法: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创设多维化多元化的研究实践活动,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正方案,以期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旨在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它需要教师在专家的指导下,科学化、规范化做一番总结、验证、提炼加工工作,总结经验一般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后进行。其成果是要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要全面观察,注意多方面的联系;要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要有创造革新精神。

六、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往往在课堂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师生互动为: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老师问学生答。这样如同“牵线木偶”般的学习方式显然是不符合当前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学会学习”,必然要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独立思考,学会质疑,彰显个性。

1.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得以有效教学开展的前提。提高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主动学习,体现出“我要学”、“我想学”的需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因此上课伊始,我们就将课堂的切入点要直取课本的中心和主题,提出需要解决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接着,教师也为学生搭建起问题的难度梯度,通过层层攀登,让学生越来越接近答案,用一系列相关问题的让教学进程变得紧凑。这样的挑战会对学生产生了莫大的吸引,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性,调动出了学生的兴奋情绪,从而让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参与,让平静的课堂,泛起层层涟漪。

2.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见思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独立思考能力是考察学生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备条件。它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寻求自我提高阅读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简单的“拿来主义”比之动脑思考要更加省力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事无巨细地讲解给学生听。表面上学生都牢记了知识点,可实际上却慢慢滋生出了依赖思想。因此,我们采用了“留白”教学法,做到教学内容“少而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急于给问题找一个答案或自己总结答案,而是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创造机会给学生去思考、去探讨、去合作、去质疑。老师在一旁适当提示,予以引导,鼓励每一点独立思考的思想火花,对标新立异的观点予以理解和宽容。在如此持之以恒地训练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课堂也变得越发有活力。

3.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比解决问题更难得是提出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想问、敢问,我们努力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氛围更加宽松自由,保护好学生思想中那好奇的小火种。我们尝试发起了“带着问题进课堂”的活动,即教师在课前预习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提出2-3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可以围绕这些问题来进行探讨。学生大多都能提出问题。但是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所提出的问题良莠不齐,有深有浅,教师要从中确定价值的问题,以参与者的姿态一起来探讨。

在整个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在一种自由平等的空间,有一定的自由与权利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一次次的交流和碰撞中,实现思维的交锋和知识的共享。这样,学生才能敢问、敢说,学会质疑,增长见闻。

4.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随着课题的进行,我们发现,学生的上课兴趣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大部分同学能认真对课本内容进行思考,并积极将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即使是一些较为内向的学生,也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表达想法、展示智慧。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思辨意识和审美情趣等综合素质也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大提升。

(二)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1.有效的预习复习

预习指的是学生对要讲的课事先进行自学准备。有效的预习工作能很好地提高课堂听课效率。预习和课堂教学应该和谐共存,因此我们让学生加强了预习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教师着重训练、培养学生养成阅读课本的良好习惯,从课本中发现问题,找出疑难点。对此,我们要求学生在预习新课时,在课本上用上相对固定的符号进行圈点勾画,也可以在课本中写上自己的存疑与感悟、注释与点评、延伸与联想……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存在差异性,所以我们为每个学段布置的预习要求也要有计划地分层进行。以语文预习指导为例:第一学段主要以扫清字词障碍为主;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学会用一定的符号来自学课文,开始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并学会自己积累词汇。要求学生写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尝试在书页边写上批注、概括全文大意,并开始学会解决在预习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第三学段要求学生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能够关注课文的题材、写作顺序和写作手法,继续用批注的方法来自学课文。

复习要求学生当天课后养成阅读时能将课堂教学全程在脑海中“回放——再现——重温”,让精心设计、实施的课堂教学效应发挥到极致,并形成在一切学习活动之前必作课本阅读的良好行为习惯。因此,我们将回家作业的设计与课堂教学环节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去拿起课本,回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从而达到及时巩固,。

在课题的推进过程中,学生逐步养成预习复习的好习惯,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自学的效率和课堂的教学实效。

2.建立个性化学习资料库

我们倡导、激励每个学生建立个性化的个人学习的“资料库”。“资料库”可以包含美文佳句、错题结集、专题珍藏……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来自主确立目标指向,学会有效积累。为保持学生的新鲜感,我们以班级为单位,每月定期为学生举办“美文展示会”、“专题荟萃”等一系列交流展示活动,使学生享受到积累收藏的乐趣与成功。 这些举措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毅力和意志,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素养。

(三)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随着课题研究的有效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进程加快。通过课题研究,全体教师在教学艺术不断的成熟,上了很多场精彩的公开课。课题组经常以学科为单位展开各种专题研究,比如:珠心算教学探讨,语文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围绕专题,教师们听课评课、交流探讨、反思深化,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近年来,有多名教师在市级评优课中获奖;2014-2015年有24篇教学设计在“一师一优课”评比中获奖;2014-2016年有24篇论文分别在省市级评选中获奖;有5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孟磊老师获得市教坛新苗,屠鹃老师、张涵老师获得市教坛精英的荣誉称号;数学珠心算教研组被评为区教育优秀创新团队;语文在蒲公英作文大赛获市优秀组织奖;英语情景剧《我和大松树》获苏州市第五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获戏曲展演小学甲组一等奖。

七、课题研究后的反思

1.研究方法的单一。本次课题研究以经验总结法为主,没有量化的研究数据。

2.研究中要充分依靠和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努力追求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教学特色。

关闭